5月16日,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“2016年年中国连锁百强榜单。2016年连锁百强销售规模2.1万亿元,同比增长3.5%。门店总数11.4万余个,同比增长5.9%。
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调查显示,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.4%。百强企业共经营超市和大型超市1.1万余个,便利店7.1万余个,百货店及购物中心1200余个,专业店和专卖店2.2万余个,餐饮等其他门店9000余个。
苏宁云商以1735亿元的销售额名列第一,国美电器、华润万家分别以1646亿元、1034亿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二和第三,康成投资(大润发)、沃尔玛、山东商业集团、联华超市、重庆商社、百胜中国、永辉超市等抢占前十。
据赢商网观察,从2013年到2016年的百强榜单的前三名,都是苏宁云商、国美电器、华润万家三家轮流。百强前十名企业的排位,跟2015年完全一样。
在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中,百强企业销售增长率为4.2%。华润万家以1034亿元的销售额位列第一,同比下降5.4%,门店总数3224家,同比下滑5.1%;康成投资(大润发)销售额933亿元销售额,同比增长4%,位列第二;沃尔玛排名第三,销售额767亿元。联华超市、永辉超市、家乐福、中石化易捷、步步高、北京物美商业、农工商超市分别位列前十。
至于在连锁百货企业经营情况方面,跟2015年相比,销售呈负增长企业有所减少。但是,根据中国连锁协会的统计,各大主要业态中,百货店的销售增长率为-1.1%。王府井、天虹商场、武汉武商、烟台振华、银泰商业、大商股份、上海百联、利群集团、金鹰国际、银座集团名列前十。
销售增幅下降,行业发展依旧不乐观
近几年来,百强销售增幅持续下降,2010-2015年的销售增长分别为21.0%、12.0%、10.8%、9.9%、5.1%和4.3%。而2016年,百强企业销售规模同比增长3.5%,为有统计以来最低的一年。销售负增长企业34家,比上一年增加3家。有20家销售额增长率在10%以上,其中石化易捷增长41.0%,北京物美增长13.9%,郑州丹尼斯百货增长15.6%,茂业国际增长42.6%,宜家(中国)增长14.8%。
各业态销售增幅差异明显:便利店增幅最高,达到16.7%,专业店和专卖店为6.5%,购物中心1.6%,超市和大型超市1.5%,百货店为-2.5%。
另外,2016年,百强企业门店总数为114224间,同比增长近6400间,其中门店数量净增长过百的企业15间,主要是便利店和专业店,门店净增长6900余间。百货、大型超市新开门店整体减少,存量门店调整加快。而在百强企业中,民营企业达到55间,销售和门店增长率分别为5.1%和11.4%。
“新零售”模式崛起中国便利店迎来新机遇
有外界观点说,中国实体零售业,唯一一个能够“让猪飞起来”的风口,落在了便利店行业。2016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实现了双双增长。在连锁便利店企业经营情况,我们可以看到,2016年便利店数量为85478,便利店数量增长率为10.1%。其中,易捷、昆仑好客、美宜佳分别排名榜单前三名。
和一些国外连锁便利店品牌相比,中国便利店行业盈利性依然存在较大提升空间,而国内一二线城市是增长热点。目前,实体商业的转型路正在开始由“大而全”向着“全渠道”与“小而精”迈进,而新零售”模式正在崛起,便利店作为新零售概念落地的主战场之一,未来发展将会迎来更多新机遇。
但不能忽视,中国便利店行业的商品结构亟待提升,自有品牌占比低;另外,加盟机制不完善,会员体系也有待加强。国内许多连锁便利店的单店销售、利润水平虽历年有所改善,但与国际领先企业差距仍然较大。
“互联网”时代,线上线下融合是企业发展关键
实体的当务之急,是立足根本,另辟蹊径实现弯道超车。“实体互联网”实现线下消费场景的互联网化、智慧化,被证明是一种可行的选择。面对“互联网”浪潮,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大力推进互联网化转型,促进企业转型升级。
2016年,百强企业网上销售额接近1200亿元,比上年增长69%,占到企业销售总额的5.7%。其中,移动端的销售额占到网上销售的56.7%,比上年提高了16.1%。百强企业网上零售的客单价平均约为280余元,其中快消品企业的网上零售客单价约为80元。网上零售商品中,生鲜食品占比普遍低于20%。
百强企业的网上销售以自营商品为主,平台销售为辅。有近一半的企业,其网上销售额全部来源于自营。负责线上营运的员工人数普遍在50人以下。
另外,2016年,移动支付金额平均占到门店总销售额的16.0%。百强企业更加关注会员服务体系的建设,会员销售额占总销售的比重由上一年的51.8%增加到54.5%。
这些数据进一步表明,经济新常态、消费升级和供应侧改革等多重背景下的中国商业,实体商业要发展,已不再是简单的电商运用,而是线上线下如何更好地相互融合,然后对企业自身进行升级去满足消费者的需求。